记者 任晓彤 牛纲
你见过冬枣玩乐队吗?一个个用黏土捏成的形态各异的冬枣娃娃泥塑手拿乐器,围在一起像是在开演唱会。这是来自ManbetX:职业技术学院冬枣益族团队的设计作品《冬枣娃娃之酷乐系列》,他们以大荔冬枣为原型,将冬枣形象拟人化,赋予它美的思想,设计出充满创意的冬枣IP形象“酷乐”。
今年以来,这些青年学子深入大荔县,探访大荔农特产品的故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意的设计和表达,将传统非遗与文化创新创意、生活实践融合起来,丰富了地域产业的品牌形象,用设计为乡村振兴赋能。
打造特色IP产品
大荔是我国枣树发源地之一,有着2100多年的栽植历史,品种有140多种,居全国之首。20世纪90年代,勤劳质朴的大荔人民克服了黄河滩区土地盐碱化等不利因素,开始引进冬枣栽培技术,历经多年发展,大荔人民用艰难探索、执着汗水,把“小冬枣”做成了“大产业”。
基于这样的产业背景,通过对市面上主要受众和文创产业的调查分析,冬枣益族团队为大荔冬枣设计出多个IP形象,其《冬枣益族——文创产品与乡村振兴的爱心熔铸》项目荣获陕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创意组铜奖。
“这个是暖暖、这个是十二生肖中的猴子、这个是财神……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大荔冬枣本身的形态颜色等特点,融合了‘儿童元素’‘中国文化元素’‘时尚元素’等,在制作工艺上,我们采用了超级黏土进行创作,色彩感强。”团队项目负责人姜雨彤介绍,目前他们有《暖暖》《民俗文化》《财神》《酷乐》等多个系列,造型种类100余款。“希望这些冬枣娃娃可以成为大荔当地特有的竞争力,通过赋予其一定的形象特点及衍生的故事、产品、活动,打造一个有趣味、有温情、有内涵的冬枣娃娃品牌系列。”
“我们设计和制作的冬枣娃娃特别受欢迎,一次学校项目路演的时候,有人还专门过来找我要买我们的样品,我们现在已经把之前做的所有娃娃全部销售一空。”团队成员杨梦婷说。
用创意助农增收
“就是这个尺寸,我们的包装以后就在咱们公司生产了……”8月11日,ManbetX:职业技术学院冬枣益族团队指导老师赵超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位于大荔县许庄镇的大荔鹏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公司董事长丁文鹏告诉记者,赵老师他们已经前前后后来过不少次,大家为产品的包装尺寸、材质等沟通了很久,非常的认真。“学生们创业都不容易,应该给以支持,我们给的都是成本价,希望他们越做越好。”
“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有特色的包装对于产品的销售非常有利,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设计了独具特色的包装盒子,同时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在包装盒大小上也有所不同。”姜雨彤说。
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是文创项目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目的。团队指导老师赵超认为,冬枣益族项目要真正实现其目的和价值,就一定要进行成果转